国家统计局将于本月17日发布二季度宏观经济数据,受访专家普遍预期,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将大幅回升至6.5%及以上水平,消费是主要的驱动力量,预计年初确定的“全年5%左右”的增长目标可以达成。植信投资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院院长连平预计,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或大幅升至6.7%,今年全年GDP同比或实现5.3%的增长”。瑞银亚洲经济研究主管及首席中国经济学家汪涛也向大公网表示,低基数带动下,二季度中国GDP同比或大幅上行至7.2%,随着后续政策支持力度的加码,今年全年经济增速预计约5.2%。连平认为,今年全年中国经济或呈现“收敛式N型”增长走势,预计二季度GDP同比或大幅升至6.7%,全年GDP同比或实现5.3%的增长(大公网记者倪巍晨摄) 连平认为,今年全年中国经济或呈现“收敛式N型”增长走势,预计一季度GDP增速为全年低点,二季度为全年高点,三、四季度GDP同比或达5%和5.5%,“全年实现5%左右预期目标的可能性较大,不排除在较强政策刺激下实现5.5%以上增长水平的可能性”。 【资料图】 中金公司宏观首席分析师张文朗认为,低基数效应下,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或升见6.5%,较一季度GDP增速提高2个百分点,但四年复合增速或有所回落。他补充说,金融周期下行阶段,流动性偏好的上升,以及偿债负担的提升,均将对中国经济内生增长形成制约,财政带来的外生货币投放对经济恢复的支撑仍待加强。 全年GDP增速将超5% “上季中国经济延续平稳复苏,在去年同期偏低基数影响下,二季度GDP增速或升见年内高点。”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分析,全球经济复苏动能逐渐放缓,美、欧、英等发达经济体尚未终结加息进程,中国面临的外部环境困难增多,导致5月以来出口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另一方面,中国的线下接触性服务业、传统消费需求持续释放,预计餐饮住宿、交通运输、批发零售、商务租赁、信息软件服务等第三产业呈现较快增长,但工业、建筑业、房地产业增速仍保持低位,农林牧渔、金融业表现相对稳健,综合判断,二季度GDP同比或增长7%,上半年同比增速约5.9%。 “二季度中国GDP增速或加快至6.7%。”连平相信,消费、投资对二季度GDP增长的贡献或分别约6.3和0.9个百分点,惟出口对GDP带来约0.5个百分点的下拉作用。他续称,随着基数效应的逐步消退,为确保预期增长目标的视线,并巩固当前中国经济稳步复苏的态势,逆周期调节政策将续发力,“今年全年中国GDP预计增长5.3%,若有强力政策支持,全年经济增速或升见5.6%”。 汪涛表示,得益于去年同期低基数的推动,二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有望上行至7.2%左右水平,惟GDP环比折年增长率或放缓至1%到2%。她并预计,为支持经济增长,后续政策支持力度将温和加码,下半年消费端将温和复苏,房地产活动或渐企稳,经济增长环比动能将有所回升,“三、四季度中国GDP同比增速或分别为4.3%和4.8%,全年经济增速预计约5.2%”。 经济支持政策料续加码 下半年政策方面,张文朗强调,近期地产、基建动能偏弱,前者是金融周期处于下半场的体现,后者预示财政与“准财政”政策力度仍待增强。他并指,下半年稳增长政策若能进一步加码,中国经济内生动能或有望恢复,“要提升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政策发力点需从金融端往财政端转向”。 连平指出,当前中国经济仍续复苏态势,但内生动力不强、需求驱动不足、预期不稳、信心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下半年宏观调控力度料持续增大。他预期,人行本季或再度降准0.25个百分点,借此平稳置换三、四季度到期的9000亿元(人民币,下同)和20000亿元MLF(中期借贷便利)。另一方面,为加快融资成本下行,纾解微观主体负担,不排除四季度人行小幅降息的可能性,“本季或是更多稳增长政策措施出台并发挥效应的关键期,下季重点会关注政策措施的落实与延续”。 上月七天期逆回购、SLF(常备借贷便利)、MLF、LPR(贷款市场报价利率)等利率相继下行。温彬提醒,从历史经验看,人行政策宽松后通常会伴随一系列稳增长政策措施。他相信,决策层正加大稳增长政策力度,尽管扭转预期尚需时日,但政策将在一定程度熨平经济波动,提振需求强度,缓解下行压力。 汪涛相信,未来有望出台的经济支持政策或涉及三方面。首先,房地产政策或进一步放松,包括增加“保交楼”资金支持和改善开发商融资条件、降低二套房贷款首付要求,以及进一步放松二线城市购房限制等。其次,人行或进一步小幅降息,通过信贷支持加码来配合“准财政”政策扩张,同时对部分地方融资平台债务进行重组或将其置换为更低成本的债务。最后,为提振基建投资,财政和“准财政”扩张力度有望增强,中央政府或向地方政府提供临时信贷和资金支持,以清偿其对企业供应商的欠款,但向居民部门直接发放大规模消费或收入补贴的概率不大。 |
标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