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脉搏/盘活股市楼市稳经济\西京研究院院长 赵建

2023-08-26 06:23:58| 来源: 大公报|

搞活房地产,拯救的是地方财政和存量居民财富;搞活资本市场,拯救的是科技创新、企业家精神和投资者信心。搞活楼市和股市,并不意味着一定要促其价格大涨,而是形成一个交易活跃、价格由市场决定的资金蓄水和财富仓储体系。这个体系对调节长期需求至关重要。

如果货币政策陷入流动性陷阱,也就是再低的利率、再多的流动性也无法激发人们的消费和投资,那么就得考虑资产负债表是否陷入了衰退。资产负债表衰退是一个存量收缩的问题,根本上来说就是一个账面估值问题,边际定价上缺乏流动性,同时因为降低了货币乘数而压制了货币活性。因此,通过货币量化宽松搞活资本市场,主要是房地产和权益市场,或许是一个有效的手段。该手段的效果,已经基本得到了美国和日本等发达经济体的证明。现实经验来看,楼市和股市持续牛市的经济体,一定也是需求非常积极活跃的经济体。


(资料图)

房地产活跃了,居民的大额现金需求就会有保障,因为随时可以卖房变现。信用能力也得到强化,因为抵押品随时可以作为还款来源。这也随之改善了银行的信用风险敞口,提高了银行的风险处置能力。最为重要的是,土地转让市场也恢复了正常状态,地方财政危机解除,基层公共服务能正常运转,社会才会重新稳定下来。当前有些地方,治安、环境卫生、水利、公交、教育等基本公共服务开始出现问题,影响社会稳定,不可不察。

资本市场活跃的积极影响更是不言而喻,融资侧事关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投资侧事关社会的财富如何有效保值增值。中国当前已经进入后工业化、后城市化和后货币化三重叠加的复杂经济转轨阶段,这意味着可用于传统信贷市场的重资产和不动产信用愈来愈稀缺,缺乏抵押品已经成为普遍现象。从货币的派生来看,贷款创造存款,贷款又建立在抵押品和政府信用之上,在这个意义上,抵押品和政府信用是人民币发行的锚。后城市化意味着房地产与地方政府信用大周期的落幕,也意味着货币超发时代的结束。与GDP相比,人民币的存量余额并不低,现在需要看进入哪个蓄水池更有利于提振内需。

房地产不能只破不立

当下中国经济循环的主要矛盾,是内部需求无法短期内消化全部产能,需求面临长期的结构性不足。而长期需求不足的主要原因,大部分人把重点放到了可支配收入不足方面,忽略了微观主体的资产负债表约束。经历了40多年的经济发展,国家完成了资本积累,居民、企业、政府也有了自己的资产和负债。如果说过去决定需求的主要变量是可支配收入,当前的资产负债表问题已经慢慢成为新的主导力量。

资产和负债具有相互依存性,不能割裂来对待。当资产能被公允定价,能在二级市场保持较好的流动性,负债就不是大问题。无论是企业、政府还是个人,都会稳定提升消费和投资支出水平,保持较强的内生需求。相反,当资产价格大降,尤其是无法形成活跃的交易,那么人们就会突然发现,过去形成的财富不仅不再是另一个收入来源,反而成了新的负担──因为另一端还有负债,资产减值了但负债一点也没减少,于是资产负债表衰退开始导致需求收缩。

如何治理一个“富起来”的、有资产负债表约束的国家和社会,可能大家还没有充足的经验。过去的政策主要是针对如何让大家的一般性收入提高,主要针对的是做大增量问题,对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认识还不足,仍停留在账面价值的层面。今天面临因为价值重估引发的资产负债表衰退,继而导致的全面需求萎缩,政策层的重点也应该转向如何治理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问题。过去宏观调控主要针对的是增量的投入产出表(损益)和现金流量表,今天应该学会关注和治理资产负债表。

今天的资产负债表问题,看上去似乎是负债过度,但根源还是资产收益率不足,资产价格持续萎靡。资产负债表的风险在负债,但解决问题最好需要从资产端入手,从房地产和股票等金融资本品入手。可以说,资产的“通胀”,可以在短期内解决负债端的危机。

长期来看,土地财政固然不能持久,因为土地总有卖完的时候。住房也不能继续疯狂生产,当前的供求关系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如果断然下结论就说今天中国不再需要房地产,恐怕也是一种激进说法。把一个地方财政占比超过六成的收入来源一下子拿掉,但又没给出新的收入来源,只破不立,地方政府如何正常保运转?这是一个现实而紧迫的问题,需要拿出实事求是的态度来对待。

推进金融高质量发展

资本市场的长期持续低迷,造成的危害可能更加深远。如果一个富起来的国家竟然没有一个强大的资本市场,那么储蓄向投资的转化就缺乏有效的管道,金融资源也无法分配到收益高、风险高的科技创新项目上,也无法配置到具有“创造性破坏”精神的新一代企业家手里,只能淤积在低风险低收益的传统项目内。最终,整个社会的资产组合无法落到有效前沿上,全要素生产率也会被压制在一个较低的水平。

拿着工农经济时代的思维来理解现代经济,不明白“富起来”后资产负债表的重要性,就很难理解为何会出现长期需求不足。因为工农经济时代的主要矛盾不是需求不足,而是供给不足。而生产能力和弹性异常发达的今天,面对的挑战主要是周期性过剩,以及如何将过剩的储蓄通过投资转化为有效资产。

回看历史,几乎每一个工业化国家进入后工业化时代以后,都面临着产能过剩的结构性危机。欧洲如此,美国如此,日韩也是如此。如何解决?那就是大力发展就业密集度高的服务业即第三产业,特别是以现代金融业为代表的高端现代服务业。服务业虽然生产率低,但是由于广泛吸纳了就业,优化了分配结构(提高了劳动收入的占比),尤其是培育了人力资本,带来了创新和变革,让社会持续保持韧性和活力。

有一种思维认为中国是个制造业大国,应该把第一产业(农业)、第二产业(工业)等实体经济放到第一位。这个认识固然不错,但是要看中国的发展阶段。在供给短缺的初级发展阶段,生产力落后和需求得不到满足是主要矛盾,大力发展工农实体经济当然是第一位。但中国经济发展到今天,产能过剩和需求不足已经成为主要矛盾。过去这个矛盾的解决靠全球化,靠出口,今天已经不可能。一旦消化产能的外循环出口遇到全球衰退,就很快传导到内部形成通缩压力,导致经济循环体系同时承受内部和外部共同的周期性波动干扰,增加了宏观调控的难度。

因此,是时候重新理解金融在现代经济中的核心作用了。中国经济已经迎来新时代,一个富起来的、有资产负债表的国家肯定与过去的工农经济、战争经济不一样,需要一个更加现代化的金融治理体系。在这一点上笔者认为,中国当前并非是金融发展过度,反而是金融抑制过度。治理经济更需要现实理性而不是道德冲动,运用法治化、市场化、国际化的理念促进金融高质量发展,通过从资产端搞活房地产和资本市场,以解决负债端的房地产和地方债务风险问题,才是当前最可行的风险治理思路。

标签:

猜你喜欢
  • 支付宝能查个人征信吗?支付宝借呗贷款征信可以查到吗?

    支付宝能查个人征信吗?支付宝借呗贷款征信可以查到吗?
    支付宝能查个人征信吗?支付宝可以查个人征信,但不能查中国人民银行...
    2023-04-26 08:21:33
  • 期货模拟交易软件有哪些?股指期货交易方法是什么?

    期货模拟交易软件有哪些?股指期货交易方法是什么?
    期货模拟交易软件有哪些?1、金荣中国APP金荣中国(upwaytrack com ...
    2023-04-07 15:06:57
  • 余额宝收益什么时候到账?余额宝存入几天后有收益?

    余额宝收益什么时候到账?余额宝存入几天后有收益?
    余额宝收益什么时候到账?【1】转入时间为周一15:00(含15:00)~周二15...
    2023-03-23 09:18:51
  • 房贷还满一年退税是什么意思?住房公积金满一年可以贷款吗?

    房贷还满一年退税是什么意思?住房公积金满一年可以贷款吗?
    房贷还满一年退税是什么意思?房贷还满一年可以退税。房贷退税是指进...
    2023-03-09 13:18:16
  • 超龄打工有工伤保险吗?超龄怎么认定工伤?

    超龄打工有工伤保险吗?超龄怎么认定工伤?
    超龄打工有工伤保险吗?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司法实践,对于超过法定退...
    2023-02-28 15:30:49
  • 有花呗借呗可以贷款买房吗?花呗会影响征信吗?

    有花呗借呗可以贷款买房吗?花呗会影响征信吗?
    有花呗借呗可以贷款买房吗?有花呗借呗的贷款记录,只要没有逾期情况...
    2023-02-20 10:55:41
  • 七天通知存款是什么意思?七天通知存款可以手机银行支取吗?

    七天通知存款是什么意思?七天通知存款可以手机银行支取吗?
    七天通知存款是什么意思?七天通知存款是通知存款的一种,通知存款是...
    2023-02-17 15:55:01
  • 银行贷款一般几天下来?银行办理信贷多久到账?

    银行贷款一般几天下来?银行办理信贷多久到账?
    银行贷款一般几天下来?正常银行的贷款放款时间,都在7-30个工作日时...
    2023-02-16 09:28:07
  • 公积金提取条件是什么?公积金网上提取流程是怎样的?

    公积金提取条件是什么?公积金网上提取流程是怎样的?
    公积金提取条件是什么?1、购买、建造、翻建、大修自住住房的;2、达...
    2023-02-13 08:55:20
  • 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公积金缴纳多少有关吗?公积金贷款利率高吗?

    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公积金缴纳多少有关吗?公积金贷款利率高吗?
    公积金贷款利率和公积金缴纳多少有关吗?无关。公积金贷款利率是跟着...
    2023-02-10 11:18:25
  • 最近更新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