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昨日市场回顾周二,现货黄金先跌后涨,美盘一系列不及预期的经济数据一度推动金价扩大涨幅至1830美元/盎司,为2月23日以来新高,最终收涨0.54%,报1827.03美元/盎司,2月份累计下跌逾5%,创下自2021年年中以来表现最糟糕的一个月;现货白银走势相似,盘中距离21关口仅一步之遥,最终收涨1.31%,报20.9美元/盎司。截至目前,黄金报价1828.60。 黄金市场基本面综述 美国一系列数据均表现不佳从21:30的1月批发库存月率开始,包括美国12月S&P/CS20座大城市房价数据、2月谘商会消费者信心指数、美国2月芝加哥PMI、美国2月里奇蒙德联储制造业指数在内,一系列美国数据均录得不及预期表现,在美盘前提振了风险情绪。 美联储贴现率会议纪要显示,3个联邦储备银行委员会希望1月份将贴现利率提高50个基点,其中包括克利夫兰联储、圣路易斯联储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的董事会成员。 据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CBO)的最新预测,到2033年,美国每年的国债利息支出将达1.4万亿美元。 机构观点汇总 MKS PAMP金属策略主管Nicky Shiels:投资需求将成为支撑金价的催化剂 投资者需要记住,货币政策的影响总是滞后的。我们去年看到的加息重新主导市场,但美联储最终将在金价下跌之前打破现有局面。此外,投资需求将成为支撑金价的催化剂。ETF的大规模净流出是去年金价的逆风。今年,我们将看到投资需求重新出现,因为人们认为美元已经见顶。而且,土耳其最近发生的毁灭性地震不太可能影响该国对黄金的长期需求。去年,土耳其是最大的黄金官方买家,购买了148吨黄金。如果地震对经济产生负面影响,里拉将进一步走软,但中长期来看,土耳其对黄金的实物需求和央行需求都将反弹。因此,考虑到滞胀和衰退风险上升,再加上实物需求回升,预计黄金均价为1880美元。 Kitco分析师Jim Wyckoff 技术面看,4月份黄金期货价格在周二触及九周低点,然后逆转走势,日线呈现看涨的外包形态。金价上涨可能是空头回补触发的,空头在短期内仍有整体技术优势,日线图上,价格下跌趋势仍在。预计多头的下一个上行目标是收在上周高位1856.40美元的坚实阻力位上方。而空头的下一个短期下行目标是跌破坚实的技术支撑位1800美元。这期间,首个阻力位见于1841.20美元,然后见于1850美元。第一个支撑位见于1825美元,然后是昨天的低点1810.80美元。(注:4月黄金期货的价格比现货黄金高约7美元) MarketVector主管Joy 预期美联储今年可能将利率提高到5%以上,并维持到年底,金价跌至年内新低。不过,由于全球市场规模比美国货币政策的影响范围更大,黄金仍然是一种有吸引力的资产。黄金之所以陷入困境,是因为投资者高度关注通胀,忽视了其他风险。虽然收益率已升至多年高位,但收益率曲线仍处于40年来最大程度的倒挂,这是一个强烈的衰退信号,有望支撑金价走高。而从更广泛的金融市场格局来看,即使美联储提高利率,也不能保证能够降低通胀。目前越来越多人认为,美联储可能会调整通胀目标,将其从2%上调至3%。此举意义重大,这表明经济已进入高通胀时期,也意味着美联储不必像以往那样大幅加息就能达到新的通胀目标。另外,持续的去美元化趋势将支持黄金长期看涨。去年,各国央行购买了1136吨黄金,这是自上世纪50年代有记录以来的最大年度购买量。我认为美元不会很快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但去美元化的趋势也不会消失。最后,预计市场仍将有足够的流动性,黄金能在1700支撑之上持稳,有望涨至2000。但这将是一个横向市场,金价将大幅震荡。不过,鉴于上述看涨因素,我认为黄金还有更大的上涨潜力。 Degussa经济学家Thorsten Polleit 各国央行的加息狂潮对黄金不利。高利率增加了持有黄金的机会成本,降低了需求,从而拉低了金价。各国央行过度加息,将破坏经济周期和金融市场,它们可能需要在今年晚些时候结束并逆转货币紧缩政策。而这正是金价可能飙升的时候。我预计今年黄金均价为2000美元,上行潜力最高可达2200美元。根据黄金在过去20年的表现,金价每年增长8%,这抵消了通胀对投资者的影响。过去两年,金价与通胀的关系并不密切,但这将是暂时的。此外,投资者没有充分认识到美国货币供应自1959年以来首次收缩的事实,这增加了出现衰退前景的可能性。还有一种可能性是,通胀的下降将比人们预期的严重得多。今年晚些时候我们可能会看到3%的CPl。最后,去美元化趋势也极大地支持了今年金价的上涨。央行的黄金购买量在2022年创下历史新高。去美元化的主题今年仍在上演,特别是在去全球化加速的情况下。由于非西方国家央行将继续资产多元化,并减少美元敞口,预计它们仍将大举买入黄金。虽然我不相信美元会在一夜之间失去全球储备货币的地位,但我确实预计更多的私人和机构投资者将抛售部分美元资产,转向包括黄金在内的其他资产,这也应该会推高黄金的市场估值。 (亚汇网编辑:林雪)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