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欧金融系统正面临新一轮稳定性测试。从硅谷银行倒闭到瑞士信贷集团流动性危机,美欧金融风险同频共振,未来走向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金融监管部门救助措施的有效性;二是央行货币政策调整的节奏变化。短期看,美欧金融监管系统仍有比较充足的工具箱,流动性支持充馀,总体金融风险可控。中长期看,本轮金融危机并非突发,而是过去3年全球金融环境急剧变化、货币政策激进转向共同作用的结果,潜藏更大的风险。 未来如果美欧局部金融风险持续发酵或扩散,不排除诱发局部系统性金融危机的可能,可能会超出金融监管部门和市场的预期。美国金融稳定委员会(FSB)认为,更不平衡的全球复苏增加了负面的溢出效应,以及全球投资者持续缩减到核心市场的风险。因此,此轮美欧局部银行业危机事件不仅将重塑当地银行系统,而且美欧金融监管体系将面临持续的、强度更大的压力测试。 (资料图片) 一、美欧银行能否通过压力测试? 积极因素: 1、主要大型银行监管指标提高,总体稳健性增强。2008年金融危机后,美国政府于2010年通过《多德─弗兰克法案》,针对银行业实施强监管,重点对大型银行提高资本充足率和流动性等监管标准,对公司治理、股东责任等提出更高要求。得益于美欧央行宽松货币政策(大规模货币供应+低利率)支撑,美国经济保持稳定增长,美国银行业总体经营表现较好。2020年以来,美欧主要大型银行加快实施分拆部门、出售非核心资产、裁员及资产重组等,缓解银行业经营亏损风险上升的压力,强化经营主业,增强经营韧劲。前期美欧主要银行的经营能力增强,大部分银行都通过了压力测试。美国存款保险公司(FDIC)数据显示,2022年第四季度美国银行和存款机构一级风险资本和基于风险的总资本分别按年增加20.8%、15.2%。总体来看,美欧银行系统仍相对稳健。 2、金融监管部门风险处置经验丰富,救助工具相对充足。2008年金融危机时期,美欧金融监管部门创设了众多危机救助工具,提供超过1100亿美元的支持,以此挽救不少大型银行和保险机构,并促成多家大型银行和保险的并购重组。目前,美联储推出了银行期限融资工具(BTFP),作为“无上限”的流动性支持工具,完全能够覆盖金融机构所持有债券因浮亏所导致的流动性缺口。瑞士央行也表明将提供超过500亿瑞士法郎救助支持,瑞银集团也同意收购瑞士信贷。本轮美欧金融监管部门的救助措施出手果断且高效,将有助于稳定市场信心。 金融监管救助引发争议 消极因素: 1、紧缩政策转向持续承压,货币政策滞后效应将凸显。短期内美欧金融监管部门仍会提供救助支持,竭力阻止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但这些救助计划是否能够覆盖未来更大规模的流动性风险敞口仍存在不确定性。美欧高通胀持续承压,货币政策调整压力剧增,紧缩的货币政策环境将改变美欧过去十馀年的资产负债结构。大型银行或许能够暂时通过资产债务重组缓解危机,而中小型银行修复资产负债表的能力有限,很难扭转期限错配和资产负债表衰退的颓势,破产倒闭将可能难以避免。 2、金融监管救助存在道德风险,可能引发金融监管争议。2016年后美国华尔街加大国会游说,意图呼吁放松金融监管,2018年美国国会通过《经济增长、监管救济和消费者保护法案》,解除了《多德─弗兰克法案》的强化审慎标准(EPS)的规则,大范围放松金融监管。硅谷银行的个案反映出美国金融监管机构对中小型银行监管存在缺陷,本轮救助行动已经引发公众广泛质疑。欧洲方面,虽然瑞银集团同意收购瑞士信贷,却导致瑞信发行的160亿瑞郎的额外一级资本债券被完全减记,从而引发外界争议。 二、美欧银行业风险溢出影响 其一,局部金融风险将导致全球流动性更加收紧。2022年3月至今,美联储、欧洲央行已累计加息幅度分别达到4.75厘和3.5厘,全球市场动荡,引发资产价格高波动。硅谷银行和瑞士信贷危机的爆发,不仅加剧了原本紧缩的流动性环境,融资成本再度上升,而且区域性银行挤兑和信用违约风险将可能加速暴露,修复资产负债表成为金融机构自救的重要选项。总体来看,尽管美欧金融监管部门提供了部分流动性支持,但短期内突发的局部金融风险已经造成全球流动性更加趋紧,预计未来类似硅谷银行或瑞士信贷的金融机构仍存在爆发短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美欧金融监管机构将为此付出更大代价,届时救助效力和救助能力将面临严峻考验。 避险情绪升温 人币受捧 其二,全球市场避险情绪走高将加快资产配置重构。随着美欧两大代表性银行危机事件的爆发,全球市场避险情绪明显高涨。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是全球金融系统将作出更多应急反应,防止流动性风险,部分大型银行将通过低价收购等方式参与区域性中小银行风险处置,而原投资者将被迫折价出售资产;二是以加密货币等为代表的高风险投资可能会出现新一轮投机风潮,有关衍生品交易规模将扩大,应警惕其中的投机风险;三是长期稳定的低估值资产将可能出现配置热潮,安全资产将变得更加稀缺,以避险为主的黄金以及重要商品价格将可能走高,日圆、人民币等配置需求将增强。需要关注的是,目前的全球市场高波动和资产价格重估仍存在调整压力,应给予谨慎配置。 三、前景与展望 美欧银行业局部金融风险将面临严峻考验。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美欧大型商业银行稳健性较强,但德意志银行等系统性重要银行长期存在经营问题。美国的中小型银行面临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债券投资比重过高、现金短缺等突出问题,潜藏局部金融风险隐患。未来美欧金融监管部门能否有效化解银行业危机,需要考虑两大假设:一是金融监管有效性和风险处置覆盖面。假设美欧金融监管机构风险处置和化解顺利且高效,预计将能够阻止风险扩散。二是货币政策转向。假设美欧央行在减缓加息节奏的同时,暂停“缩表”(QT)进程,大规模增加应急救助,将缓解流动性问题。 笔者预计美欧金融监管机构仍坚持相机抉择,依据形势变化而作出调整。值得警惕的是,本轮美欧局部银行业金融风险即便得以化解,未来仍有可能以其他形式出现,主因在于“高利率、高债务和高通胀”三大问题待解,美欧货币政策的转向将是漫长的过程,加息仍在进行,“缩表”虽“骑虎难下”,但迟早会到来,可能会刺破潜在金融风险泡沫。 新兴国家需要加强系统内银行压力测试。2008年后亚洲、拉美等新兴国家普遍加快金融监管改革,建立健全金融监管体系,提高金融监管标准。比较来看,经济复苏增长预期较好、银行系统经营较稳健的新兴国家面临的负面冲击可能相对较小,拥有比较充足的流动性,不大可能受到美欧局部金融风险影响。但部分中小型新兴国家的金融稳定性将可能遭遇严峻挑战,特别是过去两年加息过快、过高的新兴国家,国内利率偏高,融资条件紧张,国际融资成本走高,融资环境将进一步恶化。 前期大部分新兴国家利率上升至历史高点,潜在债务风险扩大,银行业盈利空间将收窄。对此,一方面需要加强系统内重要银行压力测试,关注区域中小银行潜在风险,适度提高重要金融监管指标,加快补充资本金,提高资本充足率,增加现金流动性;另一方面需要保持稳健经营,收缩或减少不必要的金融创新业务,加大关注境外市场波动风险,减少外汇风险敞口,加强境外业务风险管理,防范外溢风险冲击,维护金融系统稳定性。 (本文仅代表个人观点) |
标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