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赵都市报纵览新闻记者 李珂 (资料图片) 无数乡村医生,织就了中国广袤农村的第一道“健康屏障”。 张雪峰,河北省保定市易县南城司乡的一名乡医。背着20多斤的药包走在太行山的乡间小路上,走村串巷为乡亲们医治病痛,这是张雪峰22年来的工作日常。保定市有5000余个家庭巡诊小分队,张雪峰是其中一员。 22年,是他对医者仁心的坚守,也是他为基层卫生事业奋斗与奉献的最好诠释。 乡医张雪峰,22年行走乡村小路,守护着村民健康。(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反哺家乡成乡医 “我6岁那年,母亲突然身体不适,服药后出现了严重的不良反应,几乎是命悬一线。找到村里的大夫家时,却发现人不在。”上世纪80年代,乡村普遍卫生条件差、村民看病难,而母亲那一次痛苦的求医经历,成了张雪峰难以抹去的记忆。 1998年,张雪峰为了减轻家庭负担,放弃了已经考上的高中,转而选择了一所卫校。攥着乡亲们50元、100元东拼西凑来的学费,张雪峰才完成了学业。 “我是一棵树,是乡亲们培土把我养大的。”立志反哺家乡,为乡村基层卫生事业贡献一点力量,毕业后,19岁的张雪峰婉拒恩师挽留,毅然选择成为一名乡医。 雪夜,在零下12摄氏度的太行山深处穿行,他的摩托车翻进山沟,也没耽误出诊;老乡一通求助电话,他从700公里外的内蒙古锡林郭勒盟连夜驱车返程;山路崎岖狭窄,他背着20多斤的药包徒步入户;他的车后排座椅上常年堆满了药,座位上总是坐不下三个人...... “我没有那么伟大,我只是一名普通的乡村医生。”张雪峰说,22年坚守基层医疗岗位,源于让父老乡亲用上药、看上医、治好病的朴素愿望。 “找他都成习惯了” 张雪峰真正服务的村庄有六七个,涉及2000多人。村里的常住人口大都是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他们不是看着我长大的,就是我看着长大的。” 白马村的黄九山老人习惯唤张雪峰的乳名“小龙”。今年69岁的黄九山和村里许多老人一样,有这样或那样的基础病。只要有不舒服,张嘴就是找“小龙”。“半夜两三点,他都睡下了,我一个电话就给喊过来了。”看着张雪峰睡眼惺忪地出现在家门口,黄九山心里也不落忍。“可就是信任他,依赖他,找他都成习惯了。”多年来,张雪峰的手机一直保持着来电闪光模式,生怕一个没看见就耽误了治疗。 村民的身体情况,张雪峰摸得“门儿清”,早在心里“建档立册”。谁有哪种慢性病、该用什么药,他不用过脑子,一下子就能从药包里翻出来。怕老人记不住医嘱,他总要趴在老人耳边嘱咐好多遍,唠叨多了,就养成了职业病,爱人总笑他是个唠唠叨叨的“老婆嘴”。 疫情那些日子,最忙的时候他一天吃不上一顿饭,半年下不了山。十年前,张雪峰在县城买了房安了家,可算下来,他总共住了也不到一年时间。 “说起来惭愧,自打毕业以来,我只出过三次门,一次内蒙古,一次五台山,最近一次是石家庄。这是我第一次去石家庄,还是去培训。”张雪峰笑道,“在村里待得久了,和老乡打交道太多了,你听到电话里的咳嗽声,看见他们皱着眉头,你没办法不管。” 乡医张雪峰用爱心和责任守护着村民健康。(图片均由受访者提供) 让乡村百姓更有“医”靠 放下手头的事,立刻往村民家里赶,这是张雪峰22年的工作常态。他骑坏7辆摩托车,年均穿破6双鞋,行程80多万公里足以绕地球20圈.......顾得了乡亲,就顾不上家,去不了女儿的家长会,除夕夜吃不上家里的团圆饭。正如他所说的那样:“一旦开始管了,就放不下了。” 被问及22年里为什么不“另谋高就”,张雪峰坦言不是没打算过,除了放不下乡亲,“这些年村里的医疗条件越来越好,我也不想走了”。 在南城司乡卫生院,还有20名像张雪峰一样纳入乡村一体化管理的乡医。张雪峰说:“不止用感情留人,更多乡村医疗政策的倾斜,也让实惠留人。” 据了解,近年来一系列改善环境、提高收入的利好政策落地,尤其是将乡村医生纳入养老保险缴纳体系,他们期盼已久的养老保障问题得以解决。张雪峰告诉记者,他的工资待遇比照当地乡镇卫生院同类在职在编人员,收入稳定了,也提高了。 过去,村民就医曾一药难求,今天,最多15分钟就能转诊就医。“随着软硬件的不断提升,医联体建设的推进,我相信村民们看病会越来越方便。”张雪峰说。 为让乡村百姓更有“医”靠,张雪峰说,走了22年的乡村小路,他还会坚持走下去。 |
标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