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此前市场曾有传言称,小米造车将承接北京宝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宝沃汽车”)的造车资质。不过近期,宝沃汽车的造车资质已经被注销。6月,工信部发布了《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371批)》,其中在“撤销企业及产品”部分中出现了宝沃汽车的身影。宝沃汽车自行申请注销了乘用车的汽车生产资质。宝沃汽车生产资质的注销是否会对小米造车产生影响,目前小米造车的进度如何?这张“造车入场券”又有多难拿?小米“被逼出来”的跨界造车小米造车的起点是在2021年3月,雷军在小米春季新品发布会上宣布小米将正式进军电动汽车行业,预计十年时间投入100亿美元。彼时,雷军曾表示:“这是我人生中最后一次重大的创业项目。愿意押上人生全部的声誉,亲自带队,为小米汽车而战!”后来在接受央视《云顶对话》节目采访的时候,雷军直言小米造车“是被逼出来的决定”。在雷军眼中,伟大的公司需要跟着风走,而风口如今在智能电动汽车,这是汽车工业和消费电子的融合,如果不造车,那就落伍了。实际上,选择跨界汽车赛道的不仅是小米,更有各行各业的头部企业。横跨通信和消费电子等领域的华为就选择了“帮车企造车”的模式。在近期召开的2023中国汽车重庆论坛中,华为常务董事、终端BGCEO、智能汽车解决方案BUCEO余承东就表示,华为自己不造车,但是和车企联合造车。除此之外,家电领域的格力、创维也纷纷下场造车;互联网巨头里的百度和吉利合资成立了集度汽车,阿里和上汽集团、张江高科联合成立智己汽车;地产巨头中的恒大、宝能也重金造车……为何如此多巨头选择跨界汽车赛道?全联并购公会信用管理委员会专家安光勇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汽车可能是人类发明的普及型产品中最为复杂的产品之一,是由上万个部件来组成的,其制造难度也是最高的(尤其是燃油发动机时代的汽车)。因此对于其跨界企业的技术要求也是非常高。但到了新能源汽车时代,情况有所改变,因为新能源汽车不需要复杂的燃油发动机,大大降低了技术门槛,以至于更多不同领域的企业能够进行跨界。”不过IDC中国研究经理王博认为,跨界造车的大型公司往往在原先的领域积累了较高的品牌资产。尤其对于智能硬件领域起家的互联网企业,都在过往积累了大量的拥趸。使得这些公司的车型在下线之前即拥有较高的关注度,且天然具有强科技感的形象。然而,汽车行业的产品设计在空间、舒适性、外观等方面均有赖于企业过往的经验积累,对于跨界企业而言,都是需要付出高昂的资金与时间成本后方能弥补的短板。实际上,造车是个实打实的“烧钱游戏”。小米财报显示,2022年小米在智能电动汽车等新业务上投入了31亿元。2023年一季度,小米智能电动汽车等创新业务费用为11亿元。目前,全球范围内的消费电子寒冬仍未结束。Counterpoint数据显示,2023年第一季度全球智能手机市场出货量为2.802亿部,同比下降14%,环比下降7%。其中,小米公司本季度出货量为3050万部,同比下降了22%。在手机业务“基本盘”面临寒冬的情况下,小米究竟该暂停烧钱的“造车游戏”以保持现金流,还是该积极投入造车领域寻求未来新的业绩增长点?目前来看,小米的选择似乎是后者。在5月的媒体电话会议上,小米集团合伙人兼总裁卢伟冰表示,小米造车进展顺利,原计划是在明年上半年上市,目前在时间进度上符合预期。造车“入场券”风波不过,想造新能源车并不是烧钱就行,还需要相关的生产资质作为“入场券”。深度科技研究院院长张孝荣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按照现行的法规,国内由于缺乏造车资质陷入困境的新能源车企不在少数。今年4月初,由李一男创立的新能源汽车品牌“自游家(NIUTRON)”官方APP宣布停止服务,官网也无法访问。而去年12月,自游家汽车曾发布一份《致NV用户的一封信》,表示公司因为自身原因导致无法如期交付此前,自游家曾和大乘今年4月,中欧协会智能网联汽车秘书长、汽车分析师林示接受记者采访时曾表示:“目前市场上的传言是北京把宝沃汽车的造车资质让给了小米,但这个事情依然没有下文,遇到一定瓶颈,可见目前对于汽车产能过剩趋势是比较谨慎的。主要是很多新势力‘PPT造车’,留下了一地鸡毛,形成了现在严控‘新玩家’的局面。”不过,近期宝沃汽车乘用车生产资质的注销,让“小米继承宝沃汽车造车资质”的传言不攻自破。也有媒体报道称,小米汽车日前已经从有关部门获得了新增汽车生产牌照批复,并非来自存量整合。种种传闻皆未能得到小米官方确认,小米如何获得造车资质仍存疑云。不过,雷军曾说过:“当电动车行业进入成熟期时,世界前五大品牌将占据80%以上的市场份额,换句话说,成功的唯一途径是成为前五名之一,并且每年出货量超过1000万辆。竞争将是残酷的。”根据CleanTechnica公布的数据,2022年全球新能源乘用车销量排名前五的企业分别是比亚迪、特斯拉、上汽通用五菱、大众和宝马,其中第五名宝马2022年新能源乘用车销量超37万辆。对于小米来说,即使2024年汽车顺利量产,如何才能冲进行业“前五名”?这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不过,近期也有好消息传来,财政部、税务总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了《关于延续和优化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公告》明确,对购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免征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免税额不超过3万元;对购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间的新能源汽车减半征收车辆购置税,其中,每辆新能源乘用车减税额不超过1.5万元。购置日期按照机动车销售统一发票或海关关税专用缴款书等有效凭证的开具日期确定。对小米来说,这意味着有较大概率赶上新能源汽车车辆购置税减免政策的“末班车”,在早期发展中享受到政策红利。 |
标签: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