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兔迎祥,2023年在一片欢声笑语、家人团聚喜乐之中稳步开局。国家适时优化调整疫情防控政策,为健康有序复常创造条件,更为全球经济释放活力和动能。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自春运开始,全国运输交通枢纽已重现人潮如鲫景象。据国家文化和旅游部的数据测算,今年春节假全国国内旅游出游3.08亿人次,按年增长23.1%,恢复至2019年同期的88.6%。此外,旅游、餐饮、电影娱乐等消费市场亦重拾复苏势头,为2023年的经济注入起动力量。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预计中国经济于2023年增长4.4%,据其推算,中国经济产能将占全球整体增长的30%。当全球多个经济体系忙于应对利率攀升、通胀加剧、能源价格高企的挑战时,中国经济活动稳步复常有助全球经济软着陆,减缓全球经济衰退带来的痛苦。 率先受惠的必然是较为倚重旅游产业收益的国家,当中尤以东南亚地区最快感受到中国经济复常的力量。根据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United Nations World Tourism Organization)的数据,2019年中国旅客出境次数超逾1.54亿次,消费金额近2550亿美元。当这规模可观的旅游产业重返国际市场,足以为经历3年低潮的旅游产业注入强劲复苏动力。 我们亦不可忽视3年疫情累积下来的消费力。中国人民银行数据显示,中国居民的存款额于2022年达至历史高位。在未来的日子,我们可以预计中国出境旅客的消费力为各地零售市场带来的庞大潜能,而商务公干、学术文化交流活动亦会紧跟春运出游重返常规行程表。人员往返交流只是第一浪,新一波经济力量将体现于更大力度的经济复苏,包括企业投资、业务扩充、海外人才重返中国市场发展事业。当经济展现生机,本土消费信心会随之加强,对提升生产力、进口贸易都有正面刺激作用。以上种种都能直接和间接地惠及全球经济发展。 投资者对中国市场是十分看好的,1月份的初步数据已经令外资机构相继上调了2023年的中国经济增长预测。事实上,中国经济具备上行的基本因素和优势。 当前全球经济最大的难关是迅猛的通胀势头,而中国相较欧美各国则拥有更大的空间和有利的条件控制通胀。据国家统计局公布2022年12月份的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和生产者价格指数(PPI)数据,均反映整体物价运行平稳,中国的通胀压力低于其他主要经济体。因此,中国的货币政策会有更大的空间应对自身的需要。早前国家财政部已经表明,会作出“积极的财政政策且要加力提效,加大宏观政策调控力度支持高品质发展”。 港宜加大科研创新投入 从宏观角度来看,外围因素仍然未许乐观。地缘政治风险、能源价格高企、企业盈利减少等威胁继续带来不明朗因素,但2023年中国经济在整体上会相较其他主要经济体有其独特优势。 中国的庞大人口和内需市场规模,能够支撑更高的经济增速和质量;而国内较低的通胀率可以继续维持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这为国家推动经济内循环奠定扎实基础,扩大内需市场的深度和质量。 香港应当把握当下的良好势头,借助其成熟的金融市场优势,扩大和优化投资结构,助力内地企业建立和发展国际分工模式,打造一个完整的“设计─生产─分销─消费”产业体系,提高供给质量创造新需求,推动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促进良性经济内循环。 此外,香港亦要继续发挥促进科研创新发展的角色,加强基础研究、支持科技创新应用。其中,要加快加强深港科研合作,联手推出更多“招商引资、吸引人才、扶持创新”的联合政策,加强两地在创科合作中的法规和机制对接,便利科技创新相关的人才、项目和资金的跨境流动;利用大湾区开放而包容创新的庞大市场,强化科研成果在大湾区市场的转化,提高研究成果应用水平、效率和质量。 春暖花开,国家经济逐步更广泛地复原并展现蓬勃生机,我们将迎来忙碌而充实的一年。 |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网站地图 |广告服务
Powered by www.zbce.cn 中部财经网
© 2013-2017 联系我们:55 16 53 8 @qq.com